日期:2022/06/14 22:11作者:佚名人气:
一、专业信息
院系:17005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
专业:区域经济学
***生人数:14人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复试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中译本),哈威?阿姆斯特朗与吉姆?泰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区域经济学》孙海鸣、张学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二、报考情况及分数线
年份 | 报考人数 | 实考人数 | 复试分数线 | 录取人数 | 免试录取 |
2020 | 140 | 132 | 396/55/83 | 17 | 3 |
2019 | 215 | 194 | 400/55/83 | 15 | 4 |
2018 | 78 | 75 | 351/55/83 | 12 | 5 |
三、考研经验
政治:
考研政治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门科目之一,主要就是在后期记忆,容易花较少的时间精力拿到高分。我只给了很少的时间复习政治,即每天晚上6点半至8点半复习政治,2个小时。因为这个科目本来就不是一个时间和分数可以成正比的。(但是有些大佬们可以尝试,在这里我指的是大部分同学的复习情况)。政治的复习方法是快速过一遍知识点精讲精练上的知识点,然后开始做肖秀荣1000题,做完以后对照答案,并看每个错题答案给出的解释。肖秀荣1000题做两遍,再做肖秀荣4套卷和8套卷的选择题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因为我发现很多肖四肖八的选择题都是肖秀荣1000题中的原题。如果还觉得复习得不到位,就去考研文库里查询一些实事和新闻,多了解一些国家大事有助于复习进度。最后花时间背一下肖四的选择题即可。
英语:
阅读是构成分数的主要部分,也是大家拉开差距的主要地方,需要我们非常重点的关注。在复习期间我们要保证每天1—2篇的阅读练习量,阅读靠的一个是单词储备一个就是手感,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联系,否则很容易手生。历年真题需要我们着重对待,就像我单词里说的,考研常用的高频词大部分都会在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所以要求我们对考研真题进行精读,完全理解句间关系以及段间关系感**彩等等。写作首先是要正确,过多的错误会直接将作文降档,所以一定要保证自己每一句的用法和拼写都正确,宁可写一些简单的句子也不能写错句。其次是结构清晰,各段的字数以及分布比例合理,让老师一目了然各段表达了什么内容以及多长,结构不合理或者缺少要点也会直接降档。翻译每句两分共五句,每句分为四个要点,每个要点0.5分。将句子的结构划分开,分为四段分别翻译,翻译过程中要保证句子的流畅通顺,不会的词可以直接含糊带过或者进行合理猜测。会不会每句都要写字,会有答题基础分。最后完形填空,不用花费太多心力,性价比实在不高也很难拉开差距。最后写,先通读选出来自己确定的,然后排除选项中情感色彩非常极端的词,再通过选项配平把剩下的选出来,不必太过纠结。
数学:
推荐跟着参考书按部就班复习,重点有两个:正确率和速度。参考书推荐李永乐和李林的模拟题。数学没有捷径,多做多练,不要气馁,要每天坚持练习,整理总结题型,整理错题以及解题经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速度,要经常计时来掌握自己的解题速度,综合考量适当放弃,不要纠结在一道题上。
专业课:
一旦确定报考上海话财经大学的区域经济学,强化和冲刺阶段,建议参照考试大纲(新祥旭的公众号上有公布)复习备考。从微观考试大纲看,重点是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但如下章节推荐用其他教材,如“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福利和效率”推荐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不对称信息”和“要素市场”推荐看吴开超《西方经济学》。从宏观考试大纲看,不考开放经济(这一块可以不看,不会考)。“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推荐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教材内容(没有第四版书,就跟着我们课程走吧)。从政经考试大纲看,考试大纲完全参照刘诗白《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不过由于本书出版于14年,出版时间太早,社会主义部分内容没有及时更新,这块推荐看逄锦聚《政治经济学》)。专业课是重中之重,不要到了考试结果出来后才觉得后悔。
四、最后总结
考研说到底就是一个字“熬”,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束缚,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可以放松一次谁想立马又卷入这个浩瀚的知识海洋呢?人的心里想法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所以既然知道是这个情况,只有你走到别人前面才有可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