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23:35作者:佚名人气:
又到了2020毕业生大面积找工作的时候了,今年毕业生多达874万,想找一个自己较满意的工作难度大,鉴于此,教育部给了本届大学生很多就业优惠政策,比如事业编的倾斜、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措施都用上了,对于很多想从事该行业的毕业生来说,的确是好事,以至于往届生对此都颇有微词了,要说今年情况特殊,多给一些岗位还是应该的。
报考志愿技术含量高,单***依然也要会挑选大学和专业
说到就业,很多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眼光很高,近期小编带的一批高三党要走单***,在报考高职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依然还是挑肥拣瘦,到了高职这个层次了,院校基本上都没有必要在进行挑选,分清公办和民办这是其一,直接关系到学费问题,公办一年四五千,民办则是一两万,其二就是不要报考野鸡大学就OK了,这是单***院校的选择,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不大。
在专业上,高职需要挑选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小编给这些考单***的高三党建议学护理、检验、学前教育等,但他们觉得这些专业太low,想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财经等这些所谓的“高大上”的专业,高职这个层次的确不能好高骛远,甚至普通一本院校也不宜报考这些名称很好听的专业。
大四毕业后,很多财经、金融类的毕业也入坑中小学教师行业
近期在就业中,很多学财经、计算机专业等毕业生,都在纷纷入行当中小学教师,对此很多网友大惑不解,师范类专业,在报考大学专业的时候,很多考生嗤之以鼻,觉得当老师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但为何大学毕业后,他们却纷纷入坑教师职业呢?
说到师范专业,的确在高考的时候,大家都避而远之,因为工资低是事实,而且学生不好管,责任重大,但学别的专业之后,很多大二大三党都要考教师资格证,以防大四毕业后没找工作后,当老师备用。
高考不报师范专业,出于两个方面考虑
高三毕业报志愿,不报师范,要么是实力好,报考别的专业有优势,或者分数不高,不足以报考这些部属或者本省的优势师范院校,所以只能选择别的专业,但整体来说,还是觉得师范院校毕业当老师薪酬低。
考大学的时候,很多高三党考生年龄尚小,十七八岁大的样子,受到本身社会阅历比较浅的限制,对于今后的工作与就业、以及人生未来规划等,都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和意识。考大学时可能就感觉当老师没什么出息,既挣不到大钱,又没有特别高的社会地位,又或者是一些道听途说的理由,最后形成了自己不愿意报考师范类大学的想法。
大学毕业后,才意识到师范专业的各种好
自从读了大学以后,各种各样的信息会逐渐在脑海中汇聚,从而认识到做老师的好处,起码对于将来在就业这一块有比较稳当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对比起其它行业,教师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于是,在思维上就有了比较大的转变,认为做老师也很不错!
教资证是入职教育行业的敲门砖,很多大三学生才有了考教资证的动力,当然,即使将来不进入教育行业就业,拥有教资证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起码自己任何时候都多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机会。至于考教师编制,那只是前面所说的思维与做法上的延续。毕竟,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教师,拿的是财政拨付的工资,加上有两个假期,吸引力自然是相当高的。
总的来说,师范专业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不受欢迎,但在大四毕业就业的时候,却有很多毕业生入行,说到底还是别的专业就业难,毕业生被逼无奈的选择。如果IT、金融、财经等优势专业能顺利找到工作的话,入教师行业的未必有目前这么多,因此提升教师工作的吸引力依然是国家的一大重任,如果到了大家主动而不是形势所逼选择教师职业的话,那时说明教师职业的确具有吸引力了。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