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23:43作者:佚名人气:
我们该拿什么稳住经济的基本盘?
作者:知识星球找齐俊杰
昨天下午,大家就都在传一些消息,说一个超级大规模的电话会议正在召开,讨论该如何稳住经济大盘,然后还传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神乎其神,有的把**经济的数字,当成了吸引流量的入口,甚至动不动就几十万亿的要**经济了。抱着十分好奇的心情,晚上7点,我们认真等着看新闻,但最后只有大概2分钟的内容,提到了这次会议。主要讲了这么几方面内容。
首先,承认目前经济确实困难,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
其次,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做好疫情防控需要财力物力保障,保就业保民生防风险都需要发展作支撑。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
第三,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通过汇聚政策合力 稳住经济大盘
第四,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要创造性工作,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政策潜力,帮扶市场主体纾困、稳岗拓岗等政策能出尽出。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坚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进一步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推动复工达产。
【老齐的新书正在京东发售】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从昨天最权威渠道发布的内容来看,并没有看到大家想看到的东西,依然在反复强调之前强调的内容,没有见到真金白银的数字。这个可能并不足以调动市场的热情。
现在我们的经济问题就摆在这,央行已经做到了货币宽松,但是经济由于疫情管控而没有需求,大家都在家里躺平,连日常消费都成问题,不可能会产生额外的需求,所以央行的办法不多,只能指望财政发力,财政这边也是临危受命,赶紧调集资金,上马项目,对于基建组织投资,但目前来看,同样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主要是运输物流不畅,有些项目把钱都已经打到了城**司,但是却无**常展开,城**司又都把钱,存回了银行,所以不是我们不想**经济,而是整个的传导链条下不去,在疫情防控之下,一切都变得特别的拧巴。
齐俊杰看财经,赞130
频繁消费和持续的日常消费,现在是不太可能了,于是我们就又把目光转向了房地产和汽车,这是一个家庭消费的大头,所以我们调降了利率,减免了购置税,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可选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既然大家现在不能天天出去玩,不能增加日常消费和服务消费,那么就买买车,买买房,大概是这么一个逻辑,但同样的问题就是,现在大家对于经济的预期十分悲观,更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十分悲观,即便现在收入没断,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老板还能挺多久,所以现在去花钱买房买车,大家是不敢的。所以这种政策**,其实可能十分有限。并不足以缓解市场的忧虑,所以在几次政策预期落空之后,得到的还是千篇一律的表态,缺乏真金白银的支持,市场可能还会向下调整。
那么现在到底该如何稳住经济基本盘?其实就是2点,1是尽快结束疫情,无论是清零也好,还是核算常规化,又或者其他的什么方式,尽快让城市经济恢复正常。必须要尽快复工复产,特别是物流畅通,这个十分重要,买一个东西,10天半个月发不了货,会极大的降低消费欲望。现在防疫层层加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生活。这点必须纠正,甚至要矫枉过正。2是基建要更大面积的发力,不管是老基建还是新基建,又或者是政府性质的产业引导基金,今年要敢于负债,把钱都花出去,基建必须超预期。现在基建投资增速只有8%,这个是不够的,不足以大幅超越预期,今年必须把基建投资增速拉到10%,甚至更高才行,也就意味着后两个季度,甚至要超过12%。目前来看,基建是经济当中唯一可控的因素,出口和消费,今年都指望不上了。
财政发力,央行配合,尽快的释放社会信用,让大家看到真金白银或者数据的回升,这点很重要。在知识星球齐俊杰的粉丝群里。老齐这段时间也在密集调研基金经理,大家都觉得这个位置是低点,但是谁也不愿意在这里行动加仓,为啥?说白了就是没有太多的信心,缺乏数据上的支持。大家信心不足的时候,都会倾向于等一等,宁可把仓位加到右侧,也不愿意提前抢跑,所以就造成了当前市场这个状况,但同样也说明,一旦市场出现重要的右侧信号,比如真金白银出现,社融数据回暖,信用释放,又或者业绩底开始出现,那么右侧反弹的速度会很快。所以那些在底部做T的人,是一个非常坏的习惯,一旦市场拉升,他们乎被快速的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