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7/05 22:30作者:佚名人气:
尖子生喜马拉雅:上市计划未暂停 持续构建护城河
在耳朵经济领域,喜马拉雅是当之无愧的尖子生,最高的市占率、最活跃的用户、最丰富的内容,同时还有如腾讯、小米、阅文等这类平台投资者看好并下注。
喜马拉雅于今年3月更新了港股***股书,不过,近日有市场传言称,喜马拉雅不得不暂停此次在香港上市的计划。但香港联交所官网显示,喜马拉雅的上市申请状态仍是“处理中”,“处理中”是指任何仍然有效的上市或认可申请。一位接近喜马拉雅的知情人士透露,喜马拉雅目前上市计划正在正常进行。
***股书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喜马拉雅账面货币资金余额(现金+短期投资)为13亿元,满足上市规则中现金余额满足未来18个月流动性的要求。
作为行业内第一梯队,喜马拉雅无论是活跃人数还是使用时长,均以极大的优势领先于其他竞争者,而现在来看,耳朵经济市场前景可期,头部企业马太效应下,仍有成长空间。
高速成长的尖子生
在线音频行业里喜马拉雅已是绝对的尖子生,但仍在高速成长。
***股书显示,2021年喜马拉雅总营收同比增长43.7%至58.6亿元,毛利率从2019年的44.5%上升到2021年的54.0%。
2021年,喜马拉雅全场景平均月活跃用户达2.68亿,包括1.2亿移动端平均月活用户。根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喜马拉雅的用户渗透率达到67.1%,占据市场近七成的份额,这意味着在线音频的用户群体中,每10人就有约7人使用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的一大优势在于,依靠优质内容,聚集了一批高价值的用户群体,这将带来稳定的付费率增长以及每月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的提升。
易观分析的数据显示,我国在线音频用户的基本画像呈现出年轻、具备高消费能力、居住于大城市的男性的特征,超一线和一线的用户比例接近60%,中高以上消费人群是主流用户,占比高达70%。
此外,喜马拉雅也在其***股书披露,平台约53%的用户来自中国一二线城市,37%来自三四线城市。
喜马拉雅的付费用户及付费率的确在逐年递增。2021年,其付费会员数量1440万,同比增长52%,移动端用户付费率由2019年的6.2%提高至12.9%。作为比较,拥有高质量用户的内容平台B站,其最新一季度的月均付费率在9.3%,而同为在线音频平台的荔枝,付费率仅为0.8%。
***股书还显示,喜马拉雅付费点播收听服务的每月ARPU由2020年的58.3元增至2021年104.5元,基于此,2021年其订阅收入同比增长了49.0%。
喜马拉雅的用户粘性也较高,2021年其移动端用户日均收听时长增长到144分钟。在2018 年,这一数据还是123分钟,在各类短视频等富媒体的挤压下,喜马拉雅不断增长的用户粘性,也证明了其在内容生态上的吸引力。
对于内容平台来说,拥有用户就是拥有未来。
根据易观分析的调查,喜马拉雅是在线用户使用率最高的音频软件,以56.2%的使用率遥遥领先于其他软件,而内容是影响用户选择平台的核心因素。
高筑内容护城河
在内容生态上,依靠独特的“PGC+PUGC+UGC”金字塔内容战略,喜马拉雅已经建立了绝对的护城河。
截至2021年底,喜马拉雅内容总时长约24亿分钟,可以供一个人不重复收听超过4600年。平台提供的在线音频服务已经涵盖了用户从-1 岁到100岁不同年龄阶段所需要的丰富内容,累积了包含101个品类的3.4 亿条音频内容。
喜马拉雅希望连接上下游产业,构建一个超级音频内容生态圈。目前,这个生态有约440万活跃内容创作者,创作包括有声读物、泛娱乐音频、播客、知识分享和音频**等在内的内容。
喜马拉雅也向超过 25.2万内容创作者和 IP 合作伙伴分享了近16亿元的内容收入分成,验证了其多元化的变现能力。
喜马拉雅在尝试拓宽音频内容的边界。在头部PGC方面,喜马拉雅已经与约160家头部出版社、140多家网络文学平台、内容创作者和关键意见领袖(KOL)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版权内容资源,稳固了上游版权的优势。
就在6月21日,与全球数字出版商Pottermore Publishing 合作的《哈利·波特》有声书在喜马拉雅上线,这是全球首部《哈利·波特》官方授权中文有声书,为广大哈迷带来“魔法世界”全新的打开方式。《哈利·波特》有声书上线仅一天多,就收获了超过240万的收听和9.7分的高评分,近3000听众在专辑页面留言表达的专辑的喜爱。
此外,喜马拉雅还是中国首个推广PUGC的在线音频平台。PUGC模式结合了UGC 广度及PGC的专业性,通过密切关注并观察PUGC创作者,喜马拉雅可以从中识别最具成功潜力的创作者,提供定期培训,与其合作制作专业内容,个人和平台相互赋能。平台的PUGC创作者如有声的紫襟、采采及幻樱空都逐渐在在线音频行业大放异彩,并得到主流商业圈层的认可。
UGC有着以播客、配音为代表的内容,是维持平台有活力及多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长尾内容的覆盖,满足更多用户的细分需求,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粘性。
可以说,通过“PGC+PUGC+UGC”战略,喜马拉雅建立了一个均衡、有活力的内容生态体系,实现了音频内容从头部到长尾的全面覆盖。
此外,随着智能家居、车联网等场景的普及,音频内容场景展现了更广阔的发展潜力。2021年,喜马拉雅物联网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月活用户为1.52亿,同比增长35%。其中,车载智能终端和家用智能终端月活跃用户为0.49亿。
在这一趋势的驱动下,通过汽车+手机+智能生活的玩法,音频服务的边界还在拓宽。目前,喜马拉雅与股东小米、百度、腾讯等都达成了深度合作,此外,也与阿里、**、美的等企业达成合作,93%以上的智能音箱接入了喜马拉雅的内容。
在车载智能终端部分,喜马拉雅与特斯拉、保时捷、捷豹路虎、宝马、奥迪等超过95%的汽车企业合作。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物联网、车载在线音频市场的收入已从2018年的5860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8.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3.9%,并预计于2026年进一步增长至162亿元。
音频内容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伴随式属性让内容可以渗透到纷繁多样的场景,并且内容接收门槛较低,可以覆盖全年龄层的用户。
从用户数量来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在线音频市场,而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0年美国移动在线音频月活跃用户数的渗透率为46.5%,中国仅为16.1%。预计国内在线音频市场将从2021年的206亿元进一步增长至2026年的1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2.3%。
喜马拉雅创始人兼CEO余建军曾表示,希望坚持创造用户价值,继续把基础做好,长期打磨内容。
“当用户对平台的粘性足够强,替代选项不多的时候,盈利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现象。”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周炜认为,用户消费意识与付费意识的崛起以及多场景的垂直需求,这正是耳朵经济的起势原因,也是能够支撑喜马拉雅上市的底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