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7/05 22:37作者:佚名人气:
当代置业等多家房企被要求复牌 年报“难产”影响几何?
《财经》新媒体 宋金煜/文 潘西/编辑
年中之即,部分房企流动性困境依然待解。截至6月30日,至少有18家房企和物管公司未披露2021年度经审核年报。多家房企将延迟发布年报的原因归结为,疫情影响数据搜集进度,以及更换核数师以及财务人员流失等。
其中花样年(01777.HK)、当代置业(01107.HK)、中国恒大(0333.HK)、彩生活(01778.HK)、恒大物业(06666.HK)、荣万家(02146.HK)等多家房企和物管公司等收到了香港联交所的复牌指引,此外佳兆业集团(01638.HK)收到了深圳证监局责令整改的通知。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披露差异较大或带有保留意见的年报可能引发股价大幅下跌,不利于公司重组和重整,因此个别房企会冒着被摘牌风险仍不披露年报或更换数核师。而受制于流动性问题,房企日常经营面临一定困难,也影响了年报核对和披露。未来,房企披露财报仍需合规合法,同时先保交付和兑付,让销售端企稳,待各方重建行业信任才能重获生命力。
多家房企延迟发布年报 上市地位或将遭受影响
由于仍未发布去年年报,多家房企收到了复牌指引或责改令。6月29日,当代置业公告称,公司接获联交所有关公司股份恢复买卖的复牌指引。此前数日,花样年、彩生活以及荣万家、中国恒大、恒大物业等房企和物管企业也接到了相同的复牌指引通知。佳兆业则收到了深圳证监局对其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据《财经》新媒体记者统计,截至6月30日,中国恒大、融创中国、中国奥园、富力地产等18家港股上市房企及物管公司未披露2021年经审核的全年业绩。同时,除富力地产外,其余公司目前均处于停牌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能在一定期限内披露财报,上市公司的地位恐怕不保。根据上市规则,若未能如期发表定期的财务资料,联交所一般要求发行人的证券暂停买卖,直至发布财务资料为止。在停牌18个月的期限内仍未披露财务数据,也无法对暂停买卖的问题作出补救,联交所可取消该公司的上市地位。
“收到复牌指引也意味着,房企刊发财务业绩等工作是较为迫切且重要的,牵涉后续是否继续停牌或摘牌,编制年报时间被压缩,房企压力进一步加大。”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对记者说道。
虽然在接到复牌指引和整改令之后,当代置业、佳兆业等多家房企在公告中均表示将加快2021年度财务报表编制,但仍无法确定2021年业绩刊发时间。目前,仅荣万家一家企业确定了经审核年报的发布时间,为7月8日。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复牌指引是交易所对于各房企因未及时披露年报,可能引发被强制退市的一种提示。部分房企可能遇到编制的难题,同时由于披露差异较大或带有保留意见的年报可能引发股价大幅下跌,不利于公司重组和重整,因此个别房企会冒着被摘牌风险仍不披露年报。
多重因素导致财报延期 经营难题不容忽视
有关推迟年报发布的原因,多家房企称主要因为疫情影响数据收集进度,更换核数师以及财务人员流失等。其中,业绩尚未得到审计公司的同意或对完成审计工作时间表无法达成一致,成为部分房企尚未发布经审核年报的主因之一。
近日景瑞控股公告称,由于数核师对公司约49.1亿元的若干银行存款的性质确认需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双方无法就2021年度的审计工作计划时间表达成一致,公司决定延迟披露年报并更换数核师。6月27日,景瑞控股表示,公司已聘任新数核师,刊发年报日期也由5月6日、6月17日改为不确定。
据了解,在2021年度财报发布前,就有超10家房企更换了数核师。而在年报季后的4-6月,除景瑞控股外,佳兆业、龙光、三盛、富力等多家房企仍在更换数核师。6月,佳兆业更换新数核师的同时,CFO吴建新也提交了辞呈,该公司5年内已换了4任CFO。
暂未披露年报的某房企内部人士向《财经》新媒体记者介绍称,一方面,除疫情封控影响正常办公外,更换审计单位后尽调工作有所延迟,预计7月份审计工作将逐步回归正轨。另外,由于行业发生剧烈变化,需把变化较大的数据作出解释,因此审计和双方协商的工作量较大,还需要2-3个月的审计时间。
记者注意到,虽然部分房企已披露了去年的财报,但是由于存在业绩由盈转亏、大额计提存货跌价和坏账准备以及毛利率大幅下跌等问题,深交所和上交所对这些房企下发了问询函。
对此,柏文喜指出,多家房企年报披露难的原因,主要是与往年相比,各项业绩指标下降幅度较大,以及与核数师在拟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结论上存在无法弥合的分歧所致,反映出企业运营所面临的极大压力和行业目前的极其艰难的困境。
流动性危机尚未解除 资金压力影响未来发展
除更换数核师外,花样年、景瑞控股等多家房企还在公告中透露,地产行业市场环境剧烈变动,资产出售和资金审批进度延迟,流动资金状况非常紧张,公司流动性问题给公司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年报审核程序仍在进行中。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告诉记者,当前仍未披露年报的企业多数是面临流动性困难的企业,受制于流动性问题,企业日常经营面临一定困难,也影响了年报核对和披露。面对资金面偏紧,房企应适时调整经营策略,降速提质与开源节流并举。同时,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需继续支持房企进行债务重组和资产处置等自救行动。
目前来看,政策端虽然不断释放利好,多家房企也正在积极出售资产、引入战投、债务重组,但企业债务违约事件仍在持续。如6月29日,阳光100中国公告称,公司2.2亿美元优先绿色票据已发生违约。截至6月17日,景瑞控股尚未就共计5927.5万美元优先票据支付到期应付利息。
此外,债权人、供应商以及业主等多方向也开始向房企讨债或要求交付。近日,海外机构和债权人已向恒大、花样年等房企提出清盘呈请。因项目停工和逾期交房,融创等房企的业主**潮也在全国蔓延。
从销售端来看,多家未披露年报的房企前5月销售额同比下降超七成以上,其中阳光100中国前5个月合同销售额仅为4.42亿元,而当代置业、花样年等多家房企已暂停披露月度销售数据。
“现在房企和行业确实存在流动性困难,而每家房企也都在这样的困境中解决问题,其中就包括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哪里,是保公开债,还是保交付,保哪些债兑付,保哪些项目交付。而对我们真正的打击是,包括建筑方和材料方等构成的行业信用没有了,这对企业的现金流挤压更为严重。”上述房企内部人士表示。
在关荣雪看来,当前楼市购买力下降,房企融资、负债失衡问题未见明显改善,房企内忧外患加剧企业生存压力,不过在各指标上披露上,房企仍应遵循合理合规合法原则,切忌粉饰数据。未来,房企不应过多依赖资本市场和融资端有所起色,而是应先实落实保交付、保兑付,让销售端企稳,待各方重建行业信任,企业才能重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