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宝龙街道龙新社区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
“我们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增强全面推进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的信心。” 8月2日,龙岗区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宝龙街道召开,龙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庚祥肯定了宝龙街道通过科技赋能、资源整合,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宝龙模式的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宝龙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的要求,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区委政法委部署安排,结合街道城中村多、出租屋总量大、人口流动性强、基层社会治理压力大的实际,坚持党建引领,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开发一个平台、建设两级阵地、培育三支队伍、建立四项机制、优化五类服务”,构建“党建+12345”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宝龙模式,形成了可操作性、可**的经验在龙岗区全面推广。

多元力量参与调解。
“头雁”效应
党建引领把牢平安建设“方向盘”
“多亏了社区调解工作室,帮我们要回了拖欠的工资。”日前,位于同德社区的一家公司员工来到社区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紧握住调解员的手,感谢其多方奔走协调,为他们讨回了“血汗钱”。据介绍,同德社区有关部门在排查劳资**时,得知该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拖欠多名员工工资,存在较大劳资**隐患,迅速联合调解员介入,果断将该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是宝龙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智慧平安服务中心在辖区落地生根、开出硕果的一个生动写照。
今年初,龙岗区将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并确定在宝龙街道试点。如何把牢平安建设“方向盘”?宝龙街道构建了“党建+12345”社会治理新路径,逐步建立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是取得实效的关键。”在现场推进会上,宝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把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作为街道重点工作和党工委书记“一把手工程”来抓,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同时,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建立5个与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的社区级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实现共享互通。深化“党建+园区”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园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党员下沉车间,宣传平安创建、法律法规等知识,提升园区员工平安观念和法治意识。
在探索“12345”社会治理新路径方面,宝龙街道开发一个平台,实现平安服务“码上办”。建设街道、社区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两级阵地,推动线上线下“深融合”。建设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组建一支由调解员、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构成的“三服务”工作队伍,组建涵盖街属各相关部门、各社区的两级信息员队伍,通过三支队伍培育社会治理“主力军”。建立“码上办”运行机制、群众**诉求服务工作机制、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机制,以及深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保障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运作“动力足”。优化矛盾**点单派单服务、人民调解员培训服务、平安宣教服务以及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等五类服务,推动“三共”理念落地落实。据统计,今年以来,街道申报推广“龙岭模式”项目23个,其中**调处类8个、综合治理类7个、平台建设类7个、民生实事类1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科技赋能
为基层治理插上智能化“翅膀”
张先生是宝龙街道出了名的热心人,哪条路容易堵车、哪条街巷环境需要整治,他总能第一时间提出意见。自宝龙街道平安建设“码上办”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张先生多次利用此平台反映信息,均得到及时回复。“我留意到宝龙街道平安建设‘码上办’综合服务平台3.0版本在今年5月上线了,更新的‘6+X’应用模块涵盖了社会心理、矛盾**、社会治安、法律咨询、**诉求、公共安全等群众身边的平安服务,以及24小时在线点对点咨询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服务更加便民。”张先生为宝龙街道将平安建设服务线上化,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方便群众咨询办事的方式竖起了大拇指,他认为街道社会治理的智慧化、便民化、快捷化显而易见,真正做到了打通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赋能,为基层治理插上智能化“翅膀”。宝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街道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码上办”线上平台的开发,搭建了统一的平安建设公共数据服务平台,打破了“单向式”信息孤岛,强化了数据获取的安全性,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科技支撑。自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受理群众上报隐患174条、**诉求252条、相关咨询430次。
宝龙街道平安建设服务便民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实体化的建设,为辖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平安建设服务。“码上办”线上平台收集的各类诉求由街道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进行线下跟进办理,实现群众线上点单提诉求、部门线下服务办实事,构建起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两级实体化中心接待群众来访约5350人次。
记者手记
智能化建设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人民的诉求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动力源泉,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是深化“枫桥经验”的有效路径。宝龙街道不断探索实践,建立了一支以维稳综治、司法、**、劳动、派出所等力量为骨干,以楼栋长、社会治理责任人等为补充的社会治理工作队伍,激发了大家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敢于担当的热情,为充分发挥“枫桥式基层单位创建”“龙岭模式”等工作模式优势,建设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科技支撑必不可少。宝龙街道把治理机制的变革与治理技术的创新相结合,重在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政府的服务性,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当地群众能灵活掌握“码上办”综合服务平台等各种小程序和软件,实现“少跑腿”,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满意度,还提高了辖区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策划:于乔 统筹:张玲 张剑 文:陈奇 何婧 张秀云 图:宝龙街道办提供
编辑:张美珠